演出季 | 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冬夜专场“家”在八百人大教室精彩落幕

12月7日、8日晚,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冬夜专场“家”在八百人大教室上演,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欢笑与泪水并存,温馨与感动同在的精彩演出。

 本次演出以“家”为主题,通过四部短剧,讲述了各色各样的人寻找家、建立家、维护家的故事,为观众们呈现了不同家庭中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,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与语言,以最真实的演绎方式激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,带领观众们去理解“家”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
第二部短剧则改编自美国作家劳伦斯•兰纳的作品《另一条出路》。它讲述了一对信奉自由恋爱、排斥传统婚姻的情侣,在遇到一次次情感的挫折与疑问后,领悟到爱情的真谛,打算建立一个真正的家作为他们爱情的证明的故事。

第三部短剧是由导演王家卫在1994年拍摄的著名作品《重庆森林》改编而来。故事围绕着一位警察,一位空姐和两个快餐店员展开。“当你开心时,家也会跟着开心;而当你寂寞时,家也会陪你哭泣。”在分分合合中,几位年轻男女的命运相互交织,爱情的种子也悄悄萌芽……

最后一部短剧《守岁》改编自著名导演李宗熹的作品。一桌年夜饭,交织着三代母女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情感纠葛。在家人面前,许多情感与爱意可能都在不知不觉间隐藏了。这部戏以特殊的方式,一层层挖掘出一个家中所深埋的付出与爱。





而作为本次专场的五位导演之一,2017级法学院本科生傅子淳说,在排戏时,他和他的剧组会通过还原一些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小细节,来使戏剧更真实可感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就会经常发掘出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,但回想起来却很动人的小瞬间。这次当导演的经历,让他学会了更加留心家庭生活中的小细节、小温暖,让他更加意识到了家的重要,也更加懂得珍惜家的存在。

“冬夜”是学生艺术团话剧团的专场演出系列之一,始于2010年。冬夜专场以“小剧场”的形式为主打,呈现3~4幕短小精悍的独幕剧,风格多样,广受好评。历年在冬夜专场上演的剧目,都改编自中外著名的话剧、影视剧作品。例如,2016年冬夜的《收信快乐》,便是对美国话剧《爱情书简》进行的二次改编;同年,契诃夫的经典笑剧《蠢货》,也在细致的再创作后被搬上了舞台;2017年,冬夜又上演了改编自上世纪20年代,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丁西林的喜剧《一只马蜂》。不同于原创作品,对经典剧目进行改编时,导演和演员们需要综合时长、场地、受众等多方面因素,对剧情、人物性格和表现形式等舞台元素进行细致的考量与修改。能否改编好、演好一部经典剧目,是对话剧团员们业务水平的考验,而人大话剧团从未让观众失望。

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,每年举办多场常规演出,先后排演过七十余部话剧作品,原创话剧《吴玉章》更是广受校内网各界有关人士的好评。在祖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,话剧团为全校师生献上“家”的专场,唤起了更多人对家的深厚情感的同时,也意在向祖国这个大“家”致敬,赞颂她为我们付出的辛劳,对我们的包容与厚爱。本次演出过后,话剧团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开始。继续通过奋斗与创新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弘扬社会正能量。





 









photos: 
video: